信息技術是最近發明的技術嗎 2021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名單?
2021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名單?2020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是 "超高清視頻多態原語編解碼關鍵技術。主要貢獻人:高文(eecs)、(eecs)、王榮剛(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王(北京大學數
2021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名單?
2020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是 "超高清視頻多態原語編解碼關鍵技術。
主要貢獻人:高文(eecs)、(eecs)、王榮剛(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王(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周建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王吉(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電子科學與技術究竟學的是什么?跟電子信息工程有什么區別?
電子信息大類下有幾個專業,比如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子、微電子等。許多人不知道。;對電子科學與技術了解不多,覺得特別復雜,每個學校的情況也不一樣。讓 讓我們來談談吧。
電子信息專業目錄
電子科學與技術的歷史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名稱已經演變。比如在北大,原來叫無線電物理和電子物理,后來改成了無線電電子學和電子學。現在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其他很多學校都是電子科學與技術。
無線電物理一看就很清楚,就是研究無線電磁波的物理性質。電磁波的范圍很廣,從低頻無線電長波到微波,可見光波到紫外光波等。所以無線電物理只研究無線電磁波的各種性質。電子物理研究粒子物理、量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和激光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半導體物理學研究半導體的結構、電子和載流子的性質以及晶體管的性質。后來不僅是這些物理理論,隨著技術的發展,技術的應用更進一步,所以統稱為電子科學與技術。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與電學、電子學、電路、電氣器件相關的物理理論和技術應用。
所以電子科學與技術的課程既有物理內容,也有信息內容。這兩類課程的數量取決于不同學校的定位。
第四輪學科評估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子科技比較好的學校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東南、北郵等。,從中可以選擇幾個典型的學校進行研究。
幾所典型學校的課程設計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名字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分物理電子學、通信、信號處理三個方向。這三個方向的主要區別在于核心課程不同。物理電子學要學物理電子學,固體物理學,光電子學。通信要學習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通信電路;數字信號處理與通信原理。這三個方向都是理科學位,和其他學校不一樣。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只有一個專業,就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理方面,有量子和統計,核心課程是電磁場、電動力學和固體物理。
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電電子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傳統課程,如電動力學、固體物理等,在學院里都找不到。
4.北京郵電大學
北侯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包括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可以看出,電子科學與技術基本上是微電子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基本上是電子信息工程,可能比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多一點。
總結一下每個學校不同的課程設置對應不同的定位。
信息技術脫胎于物理學,從幾個簡單的理論或發現創造了現代文明。比如電磁波理論產生了電和電信,現在的5 G,研究半導體,肖克利發明了晶體管,開創了集成電路時代。光纖之父高錕通過研究介質纖維的波導開始了光通信。物理學的一顆小種子發芽成為一片大森林。
隨著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需要專門的人去研究和應用。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也逐漸遇到瓶頸。例如,當摩爾 s定律會不會失效,量子計算機能不能應用,這就迫使大家回到物理,探索新的路徑。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四個學校的不同定位。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工程的交叉學科。清華和北大強調培養研究型人才,所以加強了物理方面的課程。總的來說西電更面向應用,兼顧就業和自身雷達的特點,所以在應用上走的更遠。其實北郵的電子科學與技術是微電子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有一點物理,很多是信息工程專業。西電和北郵都是部分應用。
電子科學與技術vs電子信息工程
從四所學校的課程設置來看,差別不大。電子科學與技術會多一兩門物理、電磁理論或量子或固體物理的課程,電子信息工程會多幾門信息處理的課程。對于普通人來說,電子信息工程比電子科學技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