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自顯影曝光時間公式 dna印跡技術的操作程序?
dna印跡技術的操作程序?Southdna探針片段是什么?DNA探針是用同位素、生物素等標記的特定DN段。,可以大到寄生蟲基因組DNA,小到20個堿基。當DNA探針和待檢測的未標記的單鏈DNA(或RN
dna印跡技術的操作程序?
South
dna探針片段是什么?
DNA探針是用同位素、生物素等標記的特定DN段。,可以大到寄生蟲基因組DNA,小到20個堿基。
當DNA探針和待檢測的未標記的單鏈DNA(或RNA)根據堿基序列互補結合時,兩個單鏈DNA通過氫鍵連接,形成標記的DNA-DNA(或標記的DNA-RNA)的雙鏈雜交分子。
未配對的探針經洗滌和稀釋后,用檢測系統(放射自顯影或酶檢測等)檢測雜交結果。).
由于DNA分子堿基互補的準確性,單鏈DNA探針只與樣品中變性的DNA單鏈雜交,這就決定了探針的特異性。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或生物素標記探針,同時使雜交試驗高度靈敏。
用什么標記追蹤蛋白質分子合成,加工過程?
同位素示蹤技術一般用于示蹤活細胞中蛋白質合成和分泌的過程。基本步驟如下:
①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氨基酸(3H-亮氨酸),這些與相應的未標記氨基酸具有相同化學性質的標記分子在短時間內進入細胞內(稱為脈沖標記);
(2)除去培養液并洗滌細胞,然后在含有未標記氨基酸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胞。已進入細胞的標記氨基酸會被蛋白質合成系統利用為原料,混合成新合成的蛋白質;
③每隔一定時間取出一定數量的細胞,用電鏡放射自顯影檢測不同時間標記的特異性蛋白的位置。通過比較不同時間取樣的細胞的電鏡照片,可以了解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分泌的動態過程。
dna印跡分析的正確操作步驟是?
操作步驟:
1.用6×SSC的固定化DNA潤濕膜。
2.將膜的DNA面朝上放入雜交管中,ATP溶液量約為1 ml/cm2,在68℃的雜交爐中滾動3小時。
3.預雜交結束時,將DNA探針在100℃變性10分鐘,并置于冰中。
四將雜交管中的APH溶液倒出,換成等體積的預熱過的APH溶液(68℃),加入變性探針,在68℃滾動雜交過夜。
5.倒出APH溶液,加入同體積的2×SSC/0.1%SDS,室溫下滾動孵育10分鐘。5分鐘后更換膜清洗液。
6.用0.2×SSC/0.1%SDS替換上述膜清洗液,室溫下滾動孵育10 min后更換膜清洗液。
7.如有必要,用0.2×SSC/0.1%SDS在42℃下沖洗膜兩次,每次15分鐘,松緊適度。
8.如有必要,在68℃,0.1×SSC/0.1%SDS下,高緊密度清洗膜15分鐘兩次。
9.倒掉最后一次洗片液,室溫下用2×SSC沖洗膠片,吸干多余的液體,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放射自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