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地面停車位怎么設計 停車位設計方法?
小區停車位設計規范和數量如何配比?主要看戶型、物業、綠化、配套、車位等等。首先,停車區域應根據以下內容確定:1.小型汽車室外停車場應控制在25 ~ 30 m2/車位;2、小型汽車室內停車庫控制在30

小區停車位設計規范和數量如何配比?
主要看戶型、物業、綠化、配套、車位等等。
首先,停車區域應根據以下內容確定:
1.小型汽車室外停車場應控制在25 ~ 30 m2/車位;
2、小型汽車室內停車庫控制在30 ~ 35平方米/車位;
3、小型汽車路邊停車區控制在16 ~ 20平方米/車位;
4.多層機械停車應根據產品樣品和設計圖紙進行核算;
5、摩托車停車位控制在2.7 ~ 3.6平方米/車位;
6、自行車停車位控制在1.5 ~ 1.8平方米/車位。
第二,小區停車位的比例應該是:
1、居住區應優先考慮地下停車,地面停車率不應大于25%,地面停車不得占用社區公共綠地。
2、辦公室停車應充分利用地面空間,地面停車率不應低于25%。
3.最新的住宅建筑設計規范調整為最低1: 0.8。
4.按照規定,所有小區都要配車位,甚至有的小區會把車位賣給用戶作為配套,但廉租房是不配車位的。應在廉租房小區的主要入口處安排適當的訪客臨時停車位。
怎么來規劃小區的車位啊?
1.首先要根據規劃條件和要求進行整體規劃,在滿足規劃和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靈活進行一些調整。
2.一、規劃路網,確定合理的平面位置和與建筑的距離,主干道最好能在小區內或建筑群周邊形成環路。
3.確定最經濟的道路寬度。如果車行道是小區主干道,5m-6m就夠了。如果樓前道路為4m,則為豎向停車位。如果是單行道或者環路,3m就可以了。
4.停車位安排得天衣無縫。你可以沿路垂直停車,也可以平行停車。如果有比較集中的大型空地,可以做多排車位,形成一個小型停車場。
5.地面停車和綠化永遠是一對矛盾。如果要安排更多的停車位,就得犧牲一些綠地。所以車位要用草磚,每隔2-3個車位可以用行道樹隔開,可以形成樹蔭,遮擋陽光。
停車位設計方法?
一、停車場規范
1.停車場位置
停車場應設在行車方便的位置,距離建筑物外墻約6m,以不影響居民 盡可能安靜的生活和景觀環境。停車場出入口距離一級公路50 m。
2.停車位計算
機動車停車場的用地面積按汽車當量數計算。停車場用地面積為每個車位25 ~ 30m2,車位尺寸按2.5m*5.0m劃分(地面劃分尺寸)。
3.入口和出口的數量和大小
機動車停車位數量大于50個時,出入口數量不得少于2個;機動車停車位數量大于500個時,出入口數量不得少于3個;出入口凈距必須大于10m,出入口寬度不小于7m,服務半徑lt150.0m-
四等效汽車的換算系數表
注:此表摘自《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CJ100-98。
一般小型車的垂直停車位為5300m*2400m。
5.停車場停車
本著占地面積小、疏散方便、安全的原則,主要停車、斜向和垂直。
6.三種停車模式占用的平均面積
①垂直停車:一塊長24m、寬5.3m的空地,可停放10輛小型機動車,平均占地面積12.7 m2/輛。
立式停車可以從兩個方向進出車,停車方便,在幾種停車,但要求轉彎半徑較大,車道較寬。
②斜向停車:一塊長24m,寬5.3m的空地,可停放7輛小型機動車,平均面積20.2 m2/輛。
斜角停車時,進出車更方便,所需轉彎半徑更小,相應通道的寬度和面積也更小。但進出車只能是固定方向,車位前后出現三角形區域,所以每輛車占用的面積較大。
③平行停車:一塊長24m,寬2.5m的空地,可停放4輛小型機動車,平均面積15 m2/輛。
平行停車模式對于車輛進出車位更方便、更安全,但由于進出需要,每輛車占用的面積更大。
綜上所述,垂直停車占用車位最小。高層建筑大面積、多跨地下車庫宜采用垂直停車。平行停車和斜向停車可應用于一些柱距較窄的跨度或道路上的停車。
6.居住區地面停車率
(住宅小汽車停車位數與住宅區戶數之比)不超過10%;
7.非機動車
自行車每個車位1.5 ~ 1.8m2,摩托車每個車位2.5 ~ 2.7m2..
二、停車場的設計方法
1.確定現場條件
確定殘疾人停車位的入口位置、通道、停車位數量、位置和布局。
2.布局
①確定停車場的交通流線組織。
(2)確定渠道布局。
③安排停車位。
④連接平面曲線。
3.垂直排列
①確定停車通道的縱坡。
②各控制點的設計標高。
③標出每段的坡度標記。
4.安排雨水口
5.綠化布置
①確定綠化。
(2)選擇綠色植被的種類。
③植被種植的放樣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