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硬盤(硬盤的ATA、SATA是什么意思?)
SATA硬盤是什么意思?什么是SATA硬盤?SATA的全稱是串行高級技術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由Intel、IBM、Dell、AP

SATA硬盤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SATA硬盤?
SATA的全稱是串行高級技術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Seagate共同提出的硬盤接口規范。在2001年秋季IDF上,希捷公布了串行ATA 1.0標準,正式宣布SATA規范的建立。SATA規范將硬盤外部傳輸速率的理論值提升到了150MB/s,比PATA標準ATA/100高出50%,比ATA/133高出約13%。隨著未來后續版本的發展,SATA接口的速率可以擴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從其發展規劃來看,未來的SATA也將通過提高時鐘頻率來提高接口傳輸速率,讓硬盤也能超頻。
SATA硬盤是什么意思?
機械硬盤根據硬盤的工作原理進行分類,即傳統的普通硬盤,主要由磁盤、磁頭、磁盤主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組成。
工作時,電機帶動磁盤高速旋轉,磁頭懸浮在磁盤上,沿磁盤半徑方向移動,讀取數據。SATA硬盤根據接口類型對硬盤進行分區。SATA硬盤,也叫串行硬盤,因其使用的外部接口是符合SATA標準的接口而得名。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機械硬盤可以是SATA接口,也可以是IDE接口;SATA硬盤可以是機械硬盤,也可以是固態硬盤。
sata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差距大嗎?
差距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速度差距大。固態速度500兆,機械盤只有100兆,所以系統和軟件都在運行,固態卡。
第二,沒有噪音。固態盤使用閃存作為存儲介質,沒有機械設備,運行沒有噪音。機械噪音很明顯。
第三,供暖和用電量差距大。機械盤功耗明顯,固態盤發熱功耗低,因此成為目前存儲的主流。
硬盤的ATA、SATA是什么意思?
教你認識這道菜:
1.東芝,品牌logo,中文名東芝,是日本知名企業,業務范圍廣泛,包括民用和醫學影像工程、半導體、消費電子、核能、電池等。
2.東芝logo下面,有:硬盤HDD。硬盤是港臺的叫法,在mainland China一般都叫硬盤。HDD:Hard Disk Drive,硬盤驅動器,你可以直接理解為硬盤的英文名,有時候直接寫成HD,也就是硬盤。
3.右上角:串行ATA,或者說SATA,我們通常所說的串口,是硬盤的接口標準。目前這種接口廣泛應用于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
4.型號MQ01ABF050:這是硬盤的型號。不同品牌的硬盤寫入方式不同,但可以看到一些硬盤參數。雖然我對東芝的磁盤不太熟悉,但是M大概是MOBILE的首字母,表示移動產品使用的硬盤,050大概表示容量為500G g。
5.下面的SN、origin、DP/N、WWN也反映了一些硬盤信息,但不是太重要,跳過。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6.中下部SATA 5400RPM 500G FW:AW0P2D提供非常直接的硬盤信息。SATA接口,磁盤速度5400RPM,容量500GB,固件號AW0P2D。目前基本上沒見過500G消費級固態硬盤,不是512G就是480G,但也不一定。前幾年企業級產品可能有這個能力。
最后,其實最簡單的來說,你根本不用看這些就知道這是機械硬盤,因為你在網上搜一下機械硬盤的圖片,都是這種樣式,底部有標簽,背面有電路板。但是SSD不會用厚金屬殼,即使金屬殼很薄,背面也沒有電路板,只有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