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手機哪個好用 阿里云40家知名企業源代碼泄露,阿里云該背責嗎?
阿里云40家知名企業源代碼泄露,阿里云該背責嗎?這顯然是有責任的!因為有40家企業出了問題,而不是一兩家,可以說已經是群體事件了。如果只有一家公司泄密,可以認為是有問題的公司誤解或不了解阿里云代碼托管
阿里云40家知名企業源代碼泄露,阿里云該背責嗎?
這顯然是有責任的
!因為有40家企業出了問題,而不是一兩家,可以說已經是群體事件了。如果只有一家公司泄密,可以認為是有問題的公司誤解或不了解阿里云代碼托管權限設置。但現在有40家知名企業,而且都是知名企業。其中,有許多IT公司或互聯網公司。這些企業的技術團隊愚蠢嗎?不知道權限目錄是否公用?
顯然,阿里云自身的設置是誤導。“內部”一詞被認為是內部的意思,這使得那些企業認為這個項目是一個內部項目或者內部用戶可以查看它。但阿里巴巴的這一設置實際上是針對整個阿里云的,所有阿里云的用戶都可以看到。顯然,阿里在沒有給出更明顯的描述時是有責任的。
除了權限項目設置誤導之外,更嚴重的是阿里巴巴客服的麻木,本可以早點發現這個問題,讓企業及時補救。因為在2018年,一些阿里云用戶發現了這個問題,并及時反饋給阿里云代碼托管平臺客服。
只需讓反饋人員通過電子郵件將問題告知企業即可。
因此,在本次事件中,阿里云至少要承擔一半責任,企業技術團隊要承擔剩下的一半責任。源代碼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數據。盡管他們選擇了其他人的云服務,但它并不是一切。并不是說阿里云的市場占有率第一,所以沒有問題。對于數據安全第一,不要迷信任何云服務提供商,檢查的時候要檢查,慎之又慎,慎之又慎。
阿里云和華為云以及騰訊云優劣,如何選擇?
我不邀請你自己回答。碰巧我們公司使用了阿里云和騰訊云。接下來,讓我們從個人角度簡要談談我的觀點。
一開始,我們公司用的是騰訊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騰訊云還沒有制定關于公共云資源搶占的規定。換句話說,如果你和一個重用戶共享資源,你的業務的穩定性和性能會有很大的波動,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我們來談談華為云。過去,客戶在選擇廠家時只看運行點。華為云的運行點比較高,但騰訊也有類似的問題。CPU波動太大,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概念,即vcpu的綁定。很多華為云產品并沒有像這樣綁定到提高性能、增加運行點上,但客戶業務穩定的主動權已經交出。
阿里云有一個明確的方法來限制公共云用戶對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此外,阿里云的企業產品也與vcpu綁定,自然帶來了業務穩定的體驗。同時,阿里巴巴云也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增加了“獨立磁盤”,數量和容量不受限制,而騰訊云則沒有這樣的功能。更不用說,天貓雙11依靠阿里云進行技術支持,可見其技術實力。
根據權威機構發布的2017年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圖,僅阿里云就占據了47.6%的市場份額,騰訊云、華為云要與國內其他云計算廠商分享一半的市場份額。
在最終的選擇中,我們還需要考慮很多方面,選擇性價比最高、最適合我們公司業務的云計算廠商。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對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阿里云計算為什么不是世界第一?
好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為什么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不是世界第一?這只是中國的第一次嗎?因為說白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崛起的主要因素還是強大的人口紅利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必須面對亞馬遜的競爭,但事實上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在美國沒有市場份額
!亞馬遜AWS以254億美元的年收入稱霸全球,遙遙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其次是微軟135億美元,其次是谷歌云68億美元的收入,三大云服務提供商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7%。
阿里云的排名很不穩定,但世界排名前五。不過話說回來,阿里云也占據了國內大部分市場!然而,阿里云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微軟CEO納德拉也公開表示了這個問題。他說,在云計算問題上,只有亞馬遜、阿里巴巴和谷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2008年,王健博士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架構師,后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2009年,阿里云正式成立
!阿里云如何占領國內市場的一半,成為絕對的市場領導者?當然,這是最強大的綜合實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阿里云的實力。另一個原因是起步早。當阿里巴巴云開始這么做的時候,騰訊和百度都誤判了。阿里巴巴云做的時候,騰訊和百度都反映了
!也就是說,阿里云之所以成為第一,一方面是因為自身的實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對手的失誤
!結語:中國互聯網企業是優秀的,但在海外市場,有影響力的企業是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他們仍然要在海外努力!